•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中药汤剂煎煮小常识

    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1420

    中药汤剂作为我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在煎煮中药汤剂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中药煎煮小常识。

    器皿的选择:以瓦罐、砂锅、陶瓷为宜,也可选择不锈钢、玻璃器皿。严禁使用金属容器(铁、铜、铝等),以免在煎煮过程中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0744d742b0a5350b2189ef8801d123e

    浸泡时间及加水量:煎煮前以冷水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通常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考虑到不同中药饮片的吸水性各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量,以避免煎煮过程中药液烧干或药物焦煳,确保煎煮出的汤剂既充分提取药效,又不损失药物精华。

    火候:武火煎至沸腾后改为文火,保持微沸的状态,在减慢水分蒸发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让药物成分充分析出。切忌盲目追求快速一直武火煎煮导致糊锅。

    煎煮时间:一剂中药一般可煎煮两次。煎煮时间也需要根据药物类别确定,一般情况下解表药、清热药时间宜短,煮沸后煎5-10分钟即可;补益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二煎时间25分钟左右。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均匀后分次服用。

    IMG_256

    特殊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另煎、包煎、烊化、冲服等,以确保药效的最大限度发挥并避免不良反应。

    先煎: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药物(如磁石、龙骨、牡蛎等),这些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在短时间内析出,需提前煎煮约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待其充分软化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含有毒性的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了降低毒性,需先单独煎煮较长时间,一般为1-2小时,再加入其他药物同煎。

    IMG_256

    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为防止其有效成分散失,应在其他药物煎好前5-10分钟加入,煎煮即可。

    包煎:细小种子、粉末类药物(如车前子、蒲黄、滑石粉等)及含绒毛类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为避免煎煮时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应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另煎: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等),为避免浪费并更好地发挥药效,可单独煎煮,煎液可另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服用。

    烊化: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此类药物黏性大,易黏锅且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煎出,应将药物放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服用。

    冲服:某些粉末状、液体类药物(如三七粉、竹沥、姜汁等),为保持其药物活性和防止其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被破坏,可直接用煎好的药液冲服。

    IMG_256

    剂量:成人一般每剂200-400ml,儿童100ml左右,婴幼儿50ml左右。

    IMG_256

    煎煮中药是否加盖取决于药材的不同性质:

    挥发性药材:含有易挥发成分的药材,如薄荷、藿香、砂仁等,建议加盖煎煮,这样可以减少有效成分随水蒸气挥发,提高药效。

    质地坚实的药材:对于根、种子或动物类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等,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

    质地松散或体积大的药材:易外溢的药材,如丝瓜络、茵陈、菊花、桑叶等,不宜加盖煎煮,需要不时搅拌以确保均匀煎透。

    总之,通过合理选择煎药容器、用水、掌握火候、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等,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供稿:煎药房严家胜 专业审核:李敏)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