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超声、CT、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大部分可能人对DSA相对比较陌生,究竟DSA是什么设备呢?
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的英文缩写,其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两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把血管造影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通俗的讲就是将造影剂注入需要检查的血管中,使血管显露原形。然后通过系统处理,使血管显示更加清晰,便于医生诊断或进行手术。
介入医学作为近代医疗新兴学科,对疾病治疗与诊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目前国内DSA市场基本都是进口品牌主导,国内能生产这种医疗设备厂家的屈指可数,也就是说,目前在各家医院看到的DSA设备基本都来自"GPS"等进口厂商。
我院瞄准国际医学发展前沿,引进国产DSA第一品牌东软医疗高端医用血管造影系统(NeuAngio 汉武),旨在依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广大的患者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全球首创无轨悬吊式机架
采用双旋转中心结合七轴机架设计,使得机架纵向可移动范围达到2.3米,横向可实现2.74米的移动,无需轨道就可以灵活摆位,满足从头到脚的大覆盖范围。机架无论是位于患者头位还是侧位,均做到了真正的无死角采集,为简化介入手术工作流程和缩短操作时间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可排除传统轨道式悬吊天轨对层流装置及其它悬吊设备的干扰,满足手术室对洁净度的要求。
二、采用业内顶尖的超清影像链
16bit动态分辨率,3.25LP/mm空间分辨率,154um像素点大小,助力于各领域复杂的临床介入手术,充分满足精细化操作要求。
三、IDM低剂量平台
汉武搭载创新性的IDM (InSighter, Defender, Master) 三大平台,为医生带来全新的临床体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更低的辐射剂量,更高效便捷的工作流程。
四、满足心脏、外周、神经等全科综合介入主要功能
1、卓影支架精显:与传统的支架显示技术对比,该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显示支架高清图像,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自定义图像风格,来优化支架的定位、评估支架释放的效果,也有利于消除心脏运动造成的伪影。
2、冠脉全景采集:可优化常规需要多个心脏投照体位才能确定病变位置的冠脉造影成像序列,能够实现“1次打药,全景采集”,一次造影可采集常规冠脉造影所有角度影像,在为医生提供不同角度的多位空间视图的同时,临床反馈造影剂节省可高达40%,可显著降低患者与术者的医疗操作风险。
3、下肢步进及自动拼接:实现对下肢进行步进式采集与无缝拼接,可清楚地显示动脉血管的主干、分支、走行、分布及异常分流,病变的大小、形态、解剖部位、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可获得连续的动脉血管及血流图像,减少造影剂的使用剂量,从而减轻患者因造影剂的刺激引起的疼痛和毒性反应;减少造影次数,患者接受的辐射量减少,并缩短了检查时间。
4、实时多角度DSA/DR采集:只需通过一次对比剂的注入就可获得不同角度的多维空间血管造影图像,增加了影像的观察角度,能够从最佳的位置观察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改变,提高病变血管的显示率,大大降低射线剂量,为医师及受检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5、Roadmap路径图:实时减影,观察弹簧圈走形及置入位置、填塞程度清晰可见
6、心室定量分析功能:可用于计算左室容积、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与导管定标。
7、冠状动脉定量分析功能:主要用于狭窄血管形态的相关数据分析,包括导管校准,所选血管段直径测量、截面积、狭窄截面积、狭窄率与导管定标等。
8、高级三维后处理工作站:实现了快速、精准、安全的临床诊疗流程。
(1)“快速”:快速数据传输下的图像序列可迅即生成三维图像。
(2)“精准”:基于非减影序列的特有评估,可精确显示支架、弹簧圈、动脉瘤夹等的位置,帮助医生有效的评估治疗效果。
(3)“安全”:体现在降低DSA采集次数及透视时间,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同时降低造影剂用量。
9、双血管融合功能:主要应用于神经介入领域,通过对双侧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的精确配准融合,将不同血管的解剖结构关系在同一幅图像中完整显示,对于术前评估及手术策略的制订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0、高级双容积重建/多容积重建功能:提供了基于非减影序列的术中和术后的特有评估。术中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形态、大小与供血路径,方便医生超选目标血管,科学的制定手术方案,极大的方便了医生操作。可精确显示血管和骨骼,支架、弹簧圈以及生物胶等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帮助医生有效的评估治疗效果。
这些优势和应用充分展示了DSA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预后。随着国产医疗技术的进步,国产DSA将逐渐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供稿:设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