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肺癌术后抗凝治疗重要性

    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574


    肺部肿瘤手术后,医生会常规进行抗凝治疗。病人常常觉得不可思议,手术后不是要止血吗?怎么反而要抗凝呢?会增加出血风险吗?

    一、为什么术后需要抗凝?

    •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肺癌患者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如研究显示,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发生率低于未抗凝组。

    • 减少肺栓塞发生: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抗凝治疗能够预防血栓形成和脱落,从而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术后安全。

    • 减轻炎症反应:肺癌手术本身以及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会引起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炎症反应。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除了抗凝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 改善微循环:抗凝治疗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二、用了抗凝治疗,会有出血风险吗?

    有研究认为,肺癌手术患者在术前12小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基础上,术后12小时继续给予药物抗凝,能在控制出血风险的前提下,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这说明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案并不会显著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反而可以在预防血栓的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


    虽然合理的抗凝治疗方案不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但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是否瘀点、瘀斑等,有的话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助于恢复,还能促进血液流动,进一步降低血栓风险。(供稿:胸外科)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