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民间素有“十人九痔”的说法,作为肛肠三大良性疾病“痔、瘘、裂”之首的痔疮其发病原因、主要表现、治疗方案是许多前来就诊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1.为什么会得痔疮?
关于痔疮的发病原因,学术界认可的主流说法是肛垫下移学说,如下图所示,在齿状线(肛门口上约2-3cm)处环绕肛管一圈有一层厚约1.5cm的组织,该组织由肌肉、血管丛、弹性组织、神经等构成,称为肛垫,其内部的神经可以传导排便反射,肌肉可以控制肛门的收缩,当肛垫病理性的肥大并下移时,就成了病友们看到的脱出于肛门外的肉球,也就是痔。
长期站立,肛垫受重力作用下移,或久坐血液回流不畅而淤积,或年龄增大而肌肉松弛失去弹力,或反复炎症感染刺激,或排便用力、排便时间长或分娩等,均可导致肛垫病理性的肥大并下移。
2.痔疮为什么会拉血、湿疹?
如前所述,肛垫内有血管丛,血液淤积导致肛垫肥大,排便时就容易蹭到血管而出血,且肛垫脱出于肛门外,反复摩擦使得黏膜糜烂而出血,肛管黏膜上有腺体,排便时分泌液体,起到润滑大便的作用,当肛垫脱出肛门外时,其黏膜上的腺体分泌的液体就会导致肛门周围潮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肛周湿疹。
3.怎么判断自己的痔疮严不严重?
分期 | 症状 |
I期 | 便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无痔块脱出 |
II期 | 便血,便时痔块脱出,便后痔块自行回纳入肛门 |
III期 | 偶有便血,排便、久站、咳嗽时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回纳 |
IV期 | 便血较少,痔块脱出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立即脱出 |
上面表格是内痔的分期,外痔则分为血栓、炎性、结缔组织、静脉曲张等4种。
血栓性外痔:痔块内可见暗紫色血栓,疼痛明显。
炎性外痔:肛门灼热、瘙痒感,检查可见肛周皮肤发红,伴分泌物。
结缔组织外痔:肛周皮赘形成的痔块,以异物感为主,容易藏匿粪便。
静脉曲张外痔:肛门肿胀不适,检查见肛周质软的不规则隆起,其内可见静脉丛。
4.得了痔疮怎么办?
十人九痔,得了痔疮不要慌,无明显不适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通过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保持好的排便习惯、调整作息等方式保守治疗,实在无效的再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痔疮的治疗总原则是先保守,再手术,尽量保护肛门功能。
药物:
1.各种栓剂,如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等,塞入肛内可以消肿止痛,保护黏膜;
2.坐浴,各大中医院都有坐浴的中药方,便后坐浴可以起到消炎、杀菌、止痛的效果;
3.通便药,适当的使用通便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痔疮的症状。
手术:
目前临床上主流的手术方式是RPH+外痔切除,RPH是一种自动弹力套扎器,通过吸力将出血糜烂的内痔团块吸住并打结套扎,使其缺血坏死后脱落,外痔在保护肛门功能的前提下做小切口切除。
5.听人说痔疮手术做完了容易复发,怎么预防?
痔疮的复发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许多患者往往因为复发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痔疮手术,不仅费钱费时,还会导致肛门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痔疮无法根治,术后降低复发率主要在于患者自身的调理,以下几点小建议可参考
1.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果蔬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
2. 不要忽视便意,做到有便就解,每天固定时间去排便,排便要快,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便后用柔软的纸巾清洁肛门,有条件的可以用清水冲洗肛门;
3.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坐1小时需起身活动10分钟;
4.若有反复便血、肛门坠胀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我院肛肠科专科门诊就诊。(供稿: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