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六安市中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预案 (2025年修订)

    时间:2025-06-27   浏览次数:44

    六安市中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预案

    2025年修订)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我院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提升我院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六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六安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相关文件规定和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六安市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我院接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承担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规范、及时高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2.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我院根据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救援指令执行,启动应急机制

    3.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3.1成立应急救治领导组及各工作组

    成立六安市中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领导组各工作组及救治专家组,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领导组组长,负责对全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救治协调组、应急救治组、救治专家组、疾病控制组、后勤保障组。

    1)综合协调组:负责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执行领导组指令,组织协调各工作组的应急救治工作,安排各类急救车辆和应急救援队伍,传达上级精神,发布有关信息及舆情处置与监管。

    2救治协调负责专家组的组织建设,组织安排医疗救治工作,协调有关专家会诊,制定、落实救治方案。

    3应急救治组:由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甲乳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中心、检验科等24小时住院总或二线值班人员组成,救治协调组接到应急救援指令后,立即通知各科主任,由科主任通知科室24小时住院总或二线值班人员10分内到达急诊医学科现场或亲自到达急诊医学科现场,即刻投入院内、院前救治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研判向救治协调组报告需要的专家支持。法定节假日期间,应急救治组成员,按天编成应急救治小分队,由医务部应急值班主任担任应急救治小分队队长,随时待命。

    4救治专家组:由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甲乳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学影像中心、检验科等多学科科主任及护士长组成,接到救治协调组应急救援指令后,及时到达医院投入救治

    5)疾病控制组负责突发事件的传染病控制、监测,及时提出保护公众的对策建议。

    6)后勤保障组负责协调、保证救治物品和器材供应等。

    3.2成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

    为保证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科学规范、及时高效,根据情况需要,可由医院应急救治领导组组长指定一名院领导(值班院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现场指挥长,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负责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与现场其他救援机构或部门沟通协作,及时向医院应急救治领导组组长汇报现场情况。

    4.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

    1)医院在接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指令后,立即启动医院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迅速组建医疗急救团队和相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开展医疗救治、转运

    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在上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指挥部指挥下,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有关工作

    3院内救治团队做好充分准备,各有关专科准备好应急救治资源并腾出床位迎接大量伤病员转运来院,及时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对伤病员进行全面救治。

    4)疾病预防控制小组立即开展工作,对现场及医院内进行卫生学调查和评价,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5)后勤保障团队全力保障救援物资供应,确保医院内物资充足。协调交通、住宿等事宜,保障救援人员工作与生活需求。

    6领导组及时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救援进展及有关处理情况。

    5.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事发现场或急诊医学科

    5.1现场急救

    现场救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病人,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5.2转运伤员

    坚持“先重后轻”的转运原则,优先转运危重和重伤病员,尽快将符合条件的伤病员转运至医院。伤病员分流应遵循“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持续进行,如持续心电监护、维持输液通道等。采用科学搬运方法,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如使用脊柱板搬运脊柱损伤患者。

    5.3院内救治及交接

    1院前与院内抢救人员要做好患者交接全记,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与可追溯性

    2)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症患者后治轻症患者。

    3)对于外伤、重伤患者,要立即采取有关紧急措施,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大出血、严重创伤或脏器破裂损伤等情况明确伤情后,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并直接将患者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

    4做好病历记录,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

    5)患者运送由医务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工作。

    6.信息报告

    医院在迅速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市卫健委及上级有关部门。未经医院应急救治领导组授权,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相关信息。

    7.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病情稳定。经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上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医院应急救治领导组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通知各工作组。

    8.后期处置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结束后,医疗卫生救援进入规范治疗阶段。突发事件受伤人员治疗进展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

    9.附则

    9.1预案管理

    本预案实施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有关部门预案变动情况及实施和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时开展评估修订。

    9.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六安市中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预案〉的通知》(六中医〔2022〕85号)自本文件公布之日起废止。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