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张建芳:17年党龄的她,用实际行动勾勒先锋形象

    时间:2025-07-01   浏览次数:86

    她是患者口中的暖心天使,是同事眼中的榜样,更是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健康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精湛技术和暖心服务,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我们一起走近奋斗在护理一线的共产党员——张建芳。


    张建芳,女,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消化内科护士长,六安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1997年11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05年4月加入六安市中医院护理团队,200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是患者身边的“定心丸”

    图片

    “张护士长!18床又吐血了!要备血,血抽不出来。”下午2点的消化内科,伴随着刺耳的呼叫铃,张建芳一路小跑进病房。她左手轻托患者头部让其头偏向一侧,轻声安慰患者:“别紧张,我们都在,我现在给你抽股静脉,你配合我就好了”摆体位,消毒,触摸股动脉,定位股静脉,抽血,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党徽在白衣领口若隐若现。

    作为消化内科党龄最长的护理骨干,在张建芳二十多年职业生涯里,这样的抢救场景出现过很多次。“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守最难的那班岗”,这句朴实的誓言,被她用五千多个奋斗在岗位上的日夜写进了生命里。

    “记得有一次抢救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老年患者,血压骤降,血管条件极差,建立静脉通道异常困难。当班护士几番尝试未果,情况危急。张护士长闻讯立即赶来,沉稳地接过针头,凭借多年练就的过硬本领,在微弱的光线下成功‘一针见血’,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科室同事回忆道:“病人的安危,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张建芳总是带着微笑穿梭在病房,为病人打针、输液、发药,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健康宣教,用细致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她是以身作则的“领航者”

    多年来,张建芳不断加强护理团队管理,科室现有12名护士中,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0人;团队培养出1名中医护理青年人才,1名中华护理学会认证的消化内科专科护士(系六安地区首位),护理团队结构持续优化,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图片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张建芳始终冲锋在前,疫情期间,她不惧风险,投身核酸采集、发热门诊等一线。在病房管理中,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对危重、疑难及术后患者进行严格的三查房。“大妈,今天感觉怎么样?昨晚睡好了吗?”这样关切的询问,是她每日交班的“口头禅”;那句回荡在走廊的叮嘱——“穿的是防滑鞋吗?扶好老爷子,别离远了!”,是她对患者安全的时刻牵挂。张建芳以扎实的护理技能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

    张建芳对一位36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关怀令人印象深刻,患者正值壮年,是家中顶梁柱,却因每日频繁脓血便、持续消瘦而焦虑万分。住院仅数日症状稍缓便匆匆出院,张建芳得知后主动联系患者沟通,耐心解释疾病需长期治疗,鼓励他坚持。在她的劝导下,患者每周专程来科室,由张建芳为其进行耳穴埋豆治疗,连续三个月的风雨无阻,坚持治疗终见成效,困扰患者多年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重拾笑容。

    由此及彼,在张建芳的带领下,科室积极推广耳穴埋豆等多项中医护理技术,为众多患者缓解病痛,赢得了广泛认可。


    她是医心向党的“排头兵”

    “党旗红”辉映“天使白”,作为消化内科党支部的书记,张建芳带领科室党员凝心聚力,铸就坚强的红色堡垒。她深知,作为共产党员,要当好“领头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一次党课学习,她总能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大家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情。她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铸就忠诚底色。创新开展“党建+业务”双学活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组织多样化学习,确保党建知识与业务技能同步提升。她牵头设计消化内科党支部标识,并通过晨会例会、主题活动等平台,大力推动科室医德医风建设,倡导廉洁行医、廉洁从业,在团队中激扬正气,营造清廉务实、风清气正的氛围,有效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图片

    她常说,党员的身份不是光环,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要在关键时候顶得上。在她的感召下,科室已有2名优秀青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名同志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今,科室里主动加班的身影多了,患者床头温馨的叮咛多了,这支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的团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白衣天使的红色担当。


    她是志愿服务的“螺丝钉”

    图片

    “您看,‘神门穴’就像身体的安眠开关,找准了压上去会有酸胀感”,独山镇义诊现场,张建芳俯身为饱受失眠困扰十余年的王阿姨实施耳穴埋豆。她动作轻柔,解释耐心,看着阿姨紧锁的眉头逐层舒展,围观的村民不时发出惊叹。从业以来,张建芳多次组织参加各类义诊活动,手把手指导当地年轻医生耳廓触诊技巧,“指腹要这样轻触,找到阳性反应点......”。临走前,她留下亲手制作的《耳穴定位图谱》和磁珠,并轻声叮嘱:“碰上顽固失眠,试试配合按压脚底的涌泉穴。”在她眼中,耳穴埋豆“简便、安全、效佳,是扎根基层的理想技术”。教会一名村医,就能惠及一片乡邻。在社区健康讲座上,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消化系统保健知识讲述给居民们,“张护士长讲得真明白,听得懂、用得上”。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这条道路上,张建芳走得坚定而热忱。

    图片

    从抢救室的生死竞速到基层义诊的温情守护,从技术创新的精益求精到团队建设的凝心聚力,张建芳始终以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在护理事业的沃土上精耕细作。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护士服上,映照的是南丁格尔之灯不灭的光芒;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里,镌刻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如磐信念。她用实际行动吹响了”我是党员我先上”战斗号角,谱写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华章!(供稿:宣传与统战部)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