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深夜急诊 | 63岁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命赛跑

    时间:2025-10-29   浏览次数:9

    深夜的急诊通道,伴随急促的警报声,63岁的赵先生被紧急送入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重症监护室。一次意外摔倒导致他脊髓受损,颈部以下失去知觉。来院时,他神志模糊,额部伤口仍在渗血,情况十分危急。

    image.png

    24小时不间断:构筑生命守护网

    赵先生入院后,科室重症监护室(EICU)成为维持他生命体征的关键区域。24小时不间断的心电监护、微泵药物输注、早期营养支持及B超监测胃潳留等措施,在赵先生病情最危重的阶段共同构成了守护他生命体征的精密网络。

    与此同时,医疗团队也密切关注着赵先生的康复进程。赵先生因脊髓损伤导致截瘫,肌肉无法自主活动,存在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赵先生入院后,神经外科二病区迅速启动“超早期康复方案”。安排护士每日三个班次定时为他进行专业肢体按摩,并配合使用气压治疗仪与机械运动治疗仪,模拟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image.png

    精细化护理:细节之处见真章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每两小时一次的“轴线翻身”是护理工作的操作重点。为确保赵先生受损颈椎在翻身过程中的安全,护理团队将护理要点打印张贴于床头,确保操作精准规范,发挥团队协作的最大效能。

    身体的创伤需要治疗,心理的焦虑同样需要疏解。突如其来的瘫痪一度使赵先生情绪低落。护士在他清醒时,会在耳边轻声鼓励;医生查房时,会多停留几分钟,耐心解释病情进展。这种细致的关怀逐渐缓解了赵先生的焦虑情绪。

    image.png

    坚持以人为本:专业与温情并存

    目前,赵先生病情已趋平稳。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后,科室为赵先生提供“ICU+普通病房”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治疗与护理的无缝衔接。在普通病房阶段,康复训练进一步个性化,心理支持也更加深入,医护人员通过日常交流,帮助他重建信心,实现从急危重期到康复期的“延续性护理”。他的康复之路虽长,但他并不孤单。

    神经外科二病区代金龙主任表示:在神经外科,我们既追求手术操作的精准,也注重人文关怀的传递。我们不仅是大脑与脊髓的守护者,也希望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支持者。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陪伴康复——这正是神经外科始终秉持的信念。(供稿:神经外科二病区)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