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关于抗微生物药物,这些你知道吗?

    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1163

    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是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全球性运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知与了解,减少其进一步出现与传播。今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于2024年11月18日至24日,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众所周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与人类健康、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息息相关。在这场紧迫的全球卫生危机中,耐药病原体对每个人、每个地方都构成威胁。

    1.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用于预防、控制和治疗人类、动植物传染病的药物,它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消毒防腐药物以及其他天然药物产物也可能具有抗菌特性。




    2.为什么会发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AMR)”?

    当细菌微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使得感染更难治疗,传播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加剧时,就容易出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其耐药主要原因包括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错误、过度使用以及随意丢弃于环境中的未使用药物。

    3.我们对抗微生物药物了解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抗菌药=感冒药

    常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基本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菌药物无法杀灭病毒,因此对感冒无治疗作用,不可随意使用。

    误区二:抗菌药=消炎药

    抗菌药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疼痛、过敏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药来进行治疗。

    误区三: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菌药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另一方面,新的抗菌药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药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药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药。

    误区四:使用抗菌药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因为联合用药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用药因素,比如降低疗效,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增加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不良反应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药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4.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1、要保持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性,必须正确使用:只可在有处方的情况下服用这类药物;即使病情好转,也要继续遵循关于治疗剂量和持续时间的指标;不要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药物。

    2、服用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等抗微生物药物时,务必向医务工作者寻求建议。

    3、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死亡率升高:良好的手部卫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传播。

    4、伪劣药物会加剧耐药性: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有助于向所有人提供优质药物。


    (供稿:临床药学室)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