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春季刮痧指南:驱湿解春困,养肝焕阳气

    ——中医护理门诊春季刮痧指南

    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399

      春季刮痧的四大益处

    1、顺应天时,助阳气升发:春季阳气升腾,刮痧可疏通经络,消除冬季积滞,促进气血运行。

    2、疏肝解郁,缓解情绪波动:春季肝气易郁,刮痧肝经可缓解烦躁、胁肋胀痛等不适。

    3、祛湿排毒,改善湿气困扰:春雨绵绵湿气重,刮拭三阴交、阴陵泉、丰隆穴等,帮助身体排出湿浊。

    4、提神醒脑,赶走春困:刮痧头部(百会至风池)和肩颈,可缓解疲劳,提升精神状态。


    刮痧操作指南


    疏肝解郁

    脚背太冲穴

    image.png

    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操作:

    1.使用刮痧板棱角,与体表成45°~90°角。

    2.频率:每分钟20~30次,刮至皮肤微红或出现痧点。

    3.时间:每个穴位3~5分钟。

    注意事项:

    1.从足尖往小腿方向刮(补肝血):适合肝血不足者,手法轻柔。

    2.从小腿往足尖方向刮(清肝火):适合肝火旺盛者,力度稍重。


    胁肋期门穴

    image.png


    位置:期门穴在胸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

    1.方向:从胸部内侧(近胸骨处)向外侧(腋下方向)轻柔刮动,避免垂直按压肋骨。

    2.力度:以轻柔均匀为宜,以皮肤微红或出痧(红点或紫斑)为度,避免过度用力。

    3.时间:每侧期门穴刮拭3-5分钟,初次操作建议缩短时间,适应后逐渐延长。若局部有结节或疼痛,可稍加力度点按或短力度距离刮拭,以疏通淤堵。


    祛湿排毒

    小腿内侧三阴交

    image.png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向上3寸(约四横指),胫骨内侧缘后方。

    操作:

    1.方向:健脾祛湿:沿脾经走向,单向刮拭。

    2.角度: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力度轻柔至中度,以耐受为度。

    3.时间:每侧刮拭3~5分钟,皮肤微红或出痧(淡红或紫色斑点)即可。


    阴陵泉‌‌

    image.png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操作:

    1.方向:沿小腿内侧,从阴陵穴向下(朝向脚踝方向)单向刮拭,或围绕穴位作小范围旋转刮拭(约5~10厘米范围)。

    2.角度: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力度轻柔,逐渐加重至可耐受程度。

    3.次数:每侧刮拭3~5分钟,以皮肤微微发热或出痧(淡红或紫红色斑点)为度。


    丰隆穴

    image.png

    位置: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

    操作:

    1.方向:局部调理:以丰隆穴为中心,做小范围螺旋刮拭(直径约5厘米)。

    2.角度与力度: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力度由轻渐重,以耐受为度(丰隆穴肌肉较厚,可稍加大力度)。

    3.时间与频率:每侧刮拭3~5分钟,出痧(红、紫痧斑)即止。



    提神醒脑

    头顶百会穴

    image.png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操作:

    1、将刮痧板倾斜45°,以百会穴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打圈刮拭,持续1-2分钟,力度轻柔至局部有温热感‌。

    2、全头疏通‌:以百会为中心,向左右两侧太阳穴方向呈放射状刮拭,覆盖胆经、膀胱经,每侧刮5-8次‌。


    颈部风池穴

    image.png

    位置: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耳垂平齐,左右各一穴‌。

    操作:

    1.从风池穴向下刮至肩井穴(斜方肌中点),覆盖颈部两侧肌肉群,刮拭方向为单向(从上至下),避免来回刮擦‌。

    2、以轻柔力度单向刮拭,逐步加力至皮肤潮红或出现痧点。‌



    刮痧后护理要点

    1.避风避寒刮痧后4小时内避免吹风、受寒,注意保暖。

    2.补充水分喝一杯温水,促进新陈代谢。

    3.避免洗澡:刮痧后4小时内不宜洗澡,以免寒湿入侵。

    4.保护出痧部位:出痧部位24小时内避免重复刮拭,以免损伤皮肤。


    刮痧禁忌症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乳头,石门穴禁刮。

    2.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3.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此种疗法。

    4.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频率与养生建议


    1、频率:

    健康人群:每1~2周一次。

    体弱者:每月一次。


    2、养生搭配

    茶饮原则

    健脾祛湿:春季湿困脾胃,需兼顾升发阳气与利湿。

    疏肝理气:春季肝气易郁,茶饮可稍佐疏肝成分。

    温和不寒凉:避免过度寒凉损伤脾胃(如慎用大量苦寒药材)。


    泡脚原则

    引湿下行:通过足部药浴加速湿气代谢,配合刮痧“上下同治”。

    活血通络:春季泡脚水温不宜过高,避免过度发汗耗气。

    时间适配:刮痧后隔4~6小时再泡脚(避免气血过度消耗)。



    温馨提示:初次刮痧建议到门诊咨询,辨证取穴更安全有效!

    门诊地点:六安市中医院3号楼四楼中医护理门诊

    门诊电话0564-3318220/15855914497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20:00




    专家门诊时间:


  •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
  •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