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骨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由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牙龈退缩,顾名思义是指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它是牙周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带来一系列口腔健康的问题。

一、牙龈为何退缩呢?牙龈退缩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1)牙周炎症:牙周炎是引起牙龈退缩最常见的因素,是由于细菌毒素和宿主免疫反应的双重破坏,导致基质降解,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引起牙龈退缩。
(2)物理损伤:刷牙不当被认为是引起牙龈退缩的常见原因之一,并常伴有牙体硬组织的磨损,如使用过硬的牙刷,拉据式的横刷法,使用牙签等,多见于牙弓弯曲处,如尖牙、前磨牙部位,由于这些牙齿唇颊侧骨板较薄,易因机械摩擦造成牙龈退缩。
(3)解剖因素:牙齿的唇(颊)向错位等异常排列使唇侧牙槽骨板、牙龈很薄容易吸收进而发生牙龈退缩。
(4)医源性因素:正畸力和咬合力,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矫治力量和牙龈退缩有很大相关性,牙齿存在过大的咬合或唇颊侧移动时,常易发生牙龈退缩。修复体制作不良,如牙冠龈下边缘过长、低位卡环体制作不良以及不恰当的排龈操作等,均可对牙龈产生机械压迫和炎症刺激,造成牙龈退缩。
(5)其他因素:吸烟、激素水平变化、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增加牙龈退缩的风险。

二、牙龈退缩有何危害呢?牙龈退缩不仅仅是“露牙根”使牙齿变长影响美观,还会造成其他口腔问题。
(1)牙齿敏感:牙根暴露后,冷热酸甜的刺激会直接传导到牙神经,引发牙齿敏感,出现酸痛症状。
(2)龋齿风险增加:牙根表面的牙骨质比牙釉质更容易被腐蚀,因此牙龈退缩会增加龋齿(根面龋)的发生率。
(3)食物嵌塞:牙龈退缩使牙间隙增大,出现食物嵌塞,前牙牙龈乳头退缩易形成“黑三角”,影响美观。
(4)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会破坏牙齿的支持组织,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三、牙龈退缩如何治疗呢?轻度、均匀的牙龈退缩一般无症状,不需处理。若出现症状,则需针对上述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去除病因:牙周基础治疗,如:牙周洁治、刮治,去除菌斑、牙石,改正不良习惯,如:纠正偏侧咀嚼、磨牙等。
(2)手术治疗:对于个别牙或少数牙的牙龈退缩,可采用膜龈手术,如游离龈移植术、侧向转位瓣术等。
(3))修复治疗:对于多颗牙的牙龈退缩,可采用冠延长术、烤瓷冠修复等。
四、牙龈退缩如何预防呢?牙龈退缩一旦发生后,通常难以自行恢复到原来的正常形态,其预防重于治疗。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牙龈退缩的关键。使用软毛牙刷,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早晚使用bass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牙缝刷、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牙间隙预防牙龈退缩。
(2)定期口腔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牙和龈下刮治)早发现早处理口腔问题。
(3)戒烟: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维护牙龈健康,减少牙菌斑,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减少牙龈退缩的风险。
(4)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牙龈的抵抗力。
(5)其他:避免过度使用牙齿,如用牙齿开瓶盖、咬过硬食物等,减少对牙龈的不良刺
激。
(供稿:口腔科丁作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