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肾穿刺活检”可能是一个既陌生又令人担忧的名词。但它却是目前临床上明确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关键手段。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详细介绍肾穿刺活检的适应证、操作过程、风险和意义,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诊断方法。
一、什么是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活检,简称“肾活检”,是通过穿刺针从肾脏中取出少量肾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从而明确肾脏疾病类型的一种检查方法。
就像医生需要通过切片观察才能确诊肿瘤类型一样,肾脏疾病的确诊也需要“眼见为实”。因为许多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的临床表现可能相似,但病理类型却截然不同,而病理类型直接决定了治疗方案和预后。
二、哪些人需要做肾穿刺活检?
并非所有肾脏疾病患者都需要做肾穿刺活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常见的适应证:
(一)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克):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等)。
不明原因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且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如IgA肾病)。
(二)肾功能异常
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且病因不明确时(如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病因鉴别)。
(三)怀疑遗传性肾病
家族中有遗传性肾病病史(如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四)系统性疾病累及肾脏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血管炎等,需通过肾活检判断肾脏受累程度及病理类型,指导全身治疗。
(五)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
经规范治疗后,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未改善,需重新评估病理类型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三、肾穿刺活检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肾穿刺活检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整个过程相对安全,一般在医院的超声科完成,无需开刀,操作时间约5-10分钟。以下是具体步骤:
(一)术前准备
1.完善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确保无出血倾向)、肾功能、感染指标(如乙肝、丙肝等)。
超声或CT检查评估肾脏大小、位置及活动度。
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详细解释操作目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患者需配合练习呼吸屏气(穿刺时需短暂憋气,避免肾脏移动)。
(二)操作步骤
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腹部下方垫小枕头,使腰部抬高,肾脏贴近背部,便于穿刺。
消毒麻醉:对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超声定位:医生通过超声确定穿刺点(通常选择右肾下极,避开大血管和肾盂)。
穿刺取样:
使用专用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快速刺入肾脏,抽取2-3条肾组织(每条长约1厘米,直径仅0.1厘米左右)。
整个穿刺过程中,患者需按照医生指令屏气,避免咳嗽或移动身体。
(三)术后处理
卧床休息:术后需绝对卧床24小时(前6小时需严格平卧,避免翻身),之后可在医生允许下逐渐下床活动。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及尿液颜色,警惕出血等并发症。
对症处理: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腰痛,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若尿液呈淡红色(镜下血尿),多为正常现象,通常1-3天消失;若出现肉眼血尿、剧烈腰痛或血压下降,需及时告知医生。
四、肾穿刺活检有哪些风险?
任何有创检查都存在一定风险,但肾穿刺活检的总体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不必过度恐慌。以下是常见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出血
镜下血尿:几乎所有患者术后都会出现镜下血尿(显微镜下红细胞增多),无需特殊处理,1-3天可自行消失。
肉眼血尿:发生率约5%-10%,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色或鲜红色,多数患者通过卧床休息可缓解,极少数需输血或介入止血。
肾周血肿:多为小血肿,无症状者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可能引起腰痛、低热,需密切观察。
(二)感染
发生率极低,术前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三)其他罕见风险
损伤周围器官(如肝脏、脾脏、肠道等):超声引导下穿刺可精准定位,发生率<0.1%。
动静脉瘘(肾脏血管异常交通):多为良性,少数需介入治疗。
温馨提示:术前严格评估凝血功能、控制血压,术后规范护理,可大幅降低风险。
五、肾穿刺活检的意义:为什么说它是“关键诊断”?
肾穿刺活检的核心价值在于从病理层面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直接依据,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明确诊断
许多肾脏疾病仅凭症状和血液、尿液检查无法确诊,如同样是蛋白尿,可能是微小病变肾病(对激素敏感),也可能是膜性肾病(需免疫治疗),病理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差异极大。
(二)指导治疗
对于狼疮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如I型、IV型)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差异显著。
对于急性肾损伤,病理可鉴别是肾小管坏死(需支持治疗)还是肾小球肾炎(需抗炎治疗)。
(三)判断预后
病理检查可评估肾脏病变的活动性(如炎症细胞浸润、血管襻坏死)和慢性化程度(如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远期预后,制定随访计划。
六、患者常见疑问解答
问:肾穿刺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吗?
答:不会。穿刺仅取出约0.01%的肾组织(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对整体肾功能无影响,反而能通过明确诊断避免盲目治疗对肾脏的损伤。
问:哪些人不适合做肾穿刺?
答:禁忌证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重度高血压未控制、孤立肾(仅有一个肾脏)、肾脏动脉瘤、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等。
问:术后多久能拿到结果?
答:常规病理报告需3-5个工作日,特殊检查(如免疫荧光、电镜)可能需1-2周。
七、总结:理性看待,积极配合
肾穿刺活检是一项成熟的诊断技术,虽然听起来有创,但在专业医生操作和规范护理下,安全性较高,且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医生建议您进行肾穿刺活检,不必过度焦虑,应积极配合,及时明确病情,避免因拖延诊断导致治疗延误。
肾脏健康关乎全身,病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第一步。希望通过本文,您能对肾穿刺活检有更清晰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疾病,早日恢复健康!(供稿:肾内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