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排班
就诊指南
交通导引
专业介绍
就诊须知
预约诊疗
住院须知
服务时间
医疗价格
医保服务
咨询服务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下面罗列了6条用药小知识:
1. 无特效药物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病毒本身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核心是缓解症状、支持身体恢复、预防并发症。
2. 自限性疾病
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健康成年人)的急性期症状(发热、关节痛等)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治疗的目标是让患者在这段不适期内感觉好一些。
3. 控制疼痛和发热
急性期: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在排除登革热前,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还有阿司匹林,尤其儿童青少年禁用。
慢性期:当急性期过去(通常12周后),如果关节疼痛和肿胀持续存在(超过数周),就进入了慢性期管理。此时,在医生明确诊断并排除登革热后,用药策略会调整。可酌情选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强效止痛药等。
4. 皮疹
通常无需特殊用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瘙痒明显时,可咨询医生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5. 防脱水
可予口服补液盐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毫升;若呕吐频繁无法进食,需静脉补液。
6. 严防蚊虫叮咬
防蚊灭蚊,如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叶油、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等)、长袖衣物、纱窗蚊帐、清除积水等,是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供稿: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