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排班
就诊指南
交通导引
专业介绍
就诊须知
预约诊疗
住院须知
服务时间
医疗价格
医保服务
咨询服务
8月3日上午,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安徽省种子选手张炳秀教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六安市中医院隆重举行。该项目旨在系统传承张炳秀教授的宝贵学术经验,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传承骨干人才,标志着六安市在推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中医药强省”战略上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张炳秀教授,原六安市政协副主席李光曙,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美启教授,六安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韩锋,六安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姜风,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光远等领导、专家及学会理事单位负责人共同出席见证。仪式由院长李光远主持。
李光远首先代表医院,对载誉归来的“家人”张炳秀教授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评价其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为医院及六安百姓作出的卓越贡献,称项目启动是惠及民生的福音。
姜风在致辞中指出,项目启动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传承中医薪火、造福百姓的关键举措,更是落实上级部署、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抓手。他介绍,医院已制定专项方案,成立工作组,核心围绕“继承学术、培养人才、创新科研、服务百姓”,着力培养骨干成为学术继承人;重点提升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实力,争创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聚焦疑难病症开展科研攻关,研发特色制剂。医院将全力保障项目实施见效,将大师经验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
作为项目核心导师,张炳秀教授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参与省级培育项目的荣幸与责任。她强调,中医药振兴关键在于发扬临床名家思想与经验,名中医工作室及跟师学习是育才良途。她分享了感动于行医解疾苦及国家对传承的重视、年轻一代的热情;感谢国家、省局信任及中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并深感项目责任重大、三年需见实效。她呼吁团队精诚团结,提升水平与影响力,共建中医特色突出的一流医院,切实服务群众健康。
周美启教授深刻阐述了项目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该项目远超人才培养本身,是省市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中央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生动实践;也为六安市中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契机。周教授表示将全力投入工作,热盼项目圆满成功。
韩锋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启动仪式是六安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时刻。他指出,六安中医药资源丰富,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但也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传承创新能力待提升等挑战。他要求,六安市中医院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配套强化保障,期待张教授团队倾囊相授青年一代,并希望全市中医药部门借此契机,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与实践能力,推动事业实现新跨越,将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仪式现场,学生代表满怀敬意地向张炳秀教授及李光曙教授敬献鲜花。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张炳秀教授将其凝聚毕生心血的代表性学术著作郑重赠予学员代表,传递了沉甸甸的学术薪火与殷切期望。
启动仪式后,张炳秀教授以“抗击疫情体会”为主题作首场学术讲座,生动阐释了中医药在危急重症救治中的独特优势与显著疗效,深刻剖析了中医理论与临证精髓,为项目开启了学术传承的新篇章。
当日上午,张炳秀教授即在医院名医堂开启项目首诊。诊室外慕名而来的患者有序等候。张教授精神矍铄,严谨细致地为每位患者精准辨证施治。项目团队骨干及青年医生全程跟诊学习。此次首诊实践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名老中医的优质服务,更标志着项目从仪式殿堂扎实落地于临床一线,为后续深入的师承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传承创新与惠泽于民的开端。
张炳秀教授培育项目的成功启动与务实推进,是六安市中医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简高效办实事的生动体现,更是六安市乃至安徽省中医药传承创新事业加速发展的强劲引擎。该项目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旨在将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切实转化为惠及百姓健康的实际成果。岐黄之道,贵在传承;皖西杏林,在务实笃行与薪火相传中,英才辈出、服务为民,未来可期!(供稿:宣传与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