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然而这份惬意对于一些人来说却伴随着眼部的瘙痒、红肿和不适。如果您在秋季频频“红眼”,那很可能就是季节性结膜炎找上门了。别担心,这篇指南将助您认清它、应对它,从容享受金秋时光。
一、为何秋季成为结膜炎的“高发季”?
许多人以为春天才是过敏季,实则不然。秋季是另一种类型的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的爆发期,主要原因如下:
1. 杂草花粉“唱主角”:秋季是蒿草、葎草(俗称拉拉藤)、豚草等杂草传粉的高峰期。这些杂草花粉产量大、颗粒小,能在空气中飘散很远,是强力的过敏原。
2. “一场秋雨一场霉”:秋季落叶堆积、空气潮湿,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霉菌孢子随风飘散,极易引发眼部过敏。
3. 尘螨“卷土重来”:夏季过后,存放已久的厚被褥、秋冬衣物未经晾晒就取出使用,上面积聚的尘螨是重要的室内过敏原。
4. 气候干燥,眼表脆弱:秋季空气湿度降低,干涩的风容易导致泪液蒸发过快,眼表天然的保护屏障功能减弱,使得眼睛对过敏原和病毒的抵抗力下降。
二、如何辨别秋季结膜炎的类型?
秋季常见的结膜炎主要有两种,辨别清楚才能对症处理:
1. 过敏性结膜炎(主流)
病因:接触上述花粉、霉菌、尘螨等过敏原。
核心症状:
剧痒:难以忍受的瘙痒是首要特征,揉眼后会加重。
红肿:眼白呈粉红色或鲜红色,伴有水肿。
水样分泌物:眼泪增多,分泌物通常是清澈、水样的。
其他:可能伴有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特点:双眼同时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反复性。
2. 病毒性结膜炎(也需警惕)
病因:由病毒(如腺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感冒发生。
核心症状:
异物感、刺痛感:瘙痒感不如过敏性强烈。
水样分泌物:分泌物也是水样的,但可能更黏稠一些。
淋巴结肿大:可能伴有耳前或下颌下淋巴结肿痛。
畏光:症状较为明显。
特点:传染性强,可能从单眼开始,再传染到另一只眼。
三、不幸中招,应该怎么办?
首要原则: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切勿自行用药!
1. 停止揉眼!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揉眼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更多致敏物质,形成“越揉越痒,越痒越揉”的恶性循环,还可能损伤角膜或带入细菌。
2. 立即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敷在闭起的眼皮上,每次10-15分钟。冷敷能有效收缩血管,迅速缓解瘙痒和红肿。
3. 冲洗眼睛: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可以稀释并冲走眼表面的过敏原和分泌物。
4. 就医用药: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开具:
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眼药水:如奥洛他定(帕坦洛)、酮替芬等,既能快速止痒,又能预防复发。
人工泪液:随时使用,滋润眼睛,冲刷过敏原。
非甾体类或激素类眼药水:用于重症患者,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短期使用。
四、防大于治:秋季如何守护明眸?
1. 规避过敏原:
关注花粉浓度: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日子(通常是晴朗有风的白天),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出门做好防护: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或太阳镜,能有效阻挡花粉、飞絮。
回家后及时清洁:进门后洗手、洗脸,更换外衣,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眼睛。
2. 改善室内环境:
紧闭门窗:在花粉高发期,尽量关闭门窗,使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
勤换洗寝具:用热水清洗床单、被套,并在阳光下暴晒,以减少尘螨。
清理潮湿角落:及时清理落叶、杂草,保持卫生间、厨房干燥,防止霉菌滋生。
3. 增强眼部抵抗力:
多眨眼,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多眨眼保持眼表湿润。
合理使用人工泪液:对于眼干者,可定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注意佩戴隐形眼镜:过敏季节尽量选择佩戴框架眼镜,或使用日抛型隐形眼镜。
秋季的“红眼”虽烦人,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科学应对它,就无需过度担忧。记住,当眼睛出现不适时,专业的眼科医生是您最可靠的伙伴。愿您在这个秋天,拥有健康明亮的双眼,尽览最美秋色!(供稿: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