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全国多地疾控紧急提醒,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防范呼吸道、肠道传染病。

一、那到底什么是甲流呢?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流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密切接触患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容易引起流行和暴发。

二、甲流的特征表现有哪些呢?
特征一:突发高热和恶寒症状明显
甲流患者通常在发病3到6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并迅速升高到高热,这通常是甲流患者的首发症状。
发热后,患者会陆续出现其他感染症状,例如咳嗽、咳痰。
由于体温迅速升高,患者常会感到恶寒。高热一般持续3到5天,在经过治疗后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
特征二:严重头痛和全身酸痛
超过80%的甲流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头痛,特别是在眉弓和太阳穴部位最为明显。
由于甲流病毒侵袭,释放的毒素导致大量酸性物质产生,患者往往会经历全身酸痛,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
特征三:持续疲乏和虚弱感
大多数甲流患者在发病后会感到精神状态不佳,体验到明显的疲劳和无力感。
极度的疲劳感可能导致头晕、持续的睡意,以及四肢无力,影响患者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
特征四:胸部压迫感
患者可能会体验到胸闷、呼吸困难和憋气的感觉,这通常是由于病毒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导致气体交换不足,进而出现轻度的缺氧症状。
三、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甲流与之相比,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
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四、甲流如何进行预防与控制?

接种疫苗: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避免拥挤场所: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佩戴口罩:在流感高发期,外出时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五、甲流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般治疗: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
抗病毒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等。

疑似中招流感,应该能扛先自己扛着等到扛不住再去医院确诊用药,对吗?
出现疑似流感的症状,真不建议大家先熬一熬,尤其是高危人群!原因有三:
➊错过流感治疗的「黄金时间」
敲重点!流感治疗有「48小时窗口期」!
感染初期,流感病毒会在体内迅速复制,病后48小时是阻止病毒扩散和减轻症状的关键时期。
在流感样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流感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➋病情加重风险
扛一扛有病情加重风险,流感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➌增加感染传播风险
流感传染性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增加传染给他人的风险,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等高危人群的家庭,需要关注家庭传播风险。
(供稿: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部李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