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而血脂异常就是点燃引线的关键因素。控制血脂,是冠心病患者管理病情的重中之重。那么,你的血脂达标了吗?
一、血脂异常:冠心病的“隐形推手”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统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当血脂水平异常升高,就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狭窄、血流受阻,最终引发冠心病、心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二、血脂达标值:因人而异
血脂达标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而定。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血脂控制需要更加严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首要目标,应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或较基线水平降低 50% 以上。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on-HDL-C):次要目标,应控制在 2.6 mmol/L 以下。
甘油三酯 (TG):应控制在1.7 mmol/L 以下。
三、如何实现血脂达标?
1. 生活方式干预:这是血脂管理的基石,包括: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控制总热量,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坚持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体重,有助于血脂管理。
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 (BMI) 控制在24以下。
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戒烟。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脂达标,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
他汀类药物:降低 LDL-C 的首选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可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增强降脂效果。
PCSK9 抑制剂:新型降脂药物,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适用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 LDL-C 难以达标的患者。
四、定期监测,及时调整
血脂水平会随着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达标只是开始,坚持才是关键
血脂达标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供稿:心血管内二科)